今天(8月19日)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,又逢上海书展,《上海医生在摩洛哥(1975-2025)》新书在上海展览中心首发。今年是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派遣50周年。50年来,上海共有197批、2025人次医务人员不畏艰苦、白衣执甲,用医术架起中摩友谊桥梁。该书由援摩医疗队队员共同写就,137篇真情故事记录绵延半个世纪的“医术接力”。
上海是中国最早参与援外医疗工作的省市之一,1963年开始上海就参与援外医疗队派遣工作。1975年,根据国家统一部署,由上海组建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,到今年正好是援摩50周年。50年来,一代又一代中国白衣天使远赴他乡、接续奉献,用精湛医术生动诠释“不畏艰苦、甘于奉献、救死扶伤、大爱无疆”的中国医疗队精神,在异国谱写了一首大爱之歌。
去年底,市卫生健康委联合上海人民出版社、解放日报、文汇报一起组织开展了征文活动,共收到队员和家属的征文500多篇,从中精选137篇作品汇就成为《上海医生在摩洛哥》。
该书主要分为历史渊源、仁心仁术、民心相通、趣味生活、异域风情、坚强后盾等六个部分,记录了援摩队员在摩洛哥的工作、生活,有命悬一线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感人故事,也有摩洛哥人民与中国医生携手50年建立的深厚友情,还有北非花园的异域风情。
活动现场播放了纪录片《爱从东方来》。第1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队长张柏根、第127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总队长刘红炜、第148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阿加迪尔分队外科医生凌臻栋代表作者发言。
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、主任闻大翔谈到,今年是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派遣50周年,半个世纪前,第一批中国医疗队员踏上摩洛哥的土地,带着听诊器、手术刀和一颗赤诚之心,走进撒哈拉边缘的医院,走进阿特拉斯山脉的村庄,走进需要他们的每一个角落。五十年过去,一批又一批中国医生跨越山海,在这片北非土地上留下无数拯救生命的事迹,也留下中摩友谊最温暖的篇章。
闻大翔说,《上海医生在摩洛哥》这本书凝聚着2000多名援摩队员的奉献,凝聚着出版社和报社同仁的智慧。谨以此书,致敬所有曾奔赴摩洛哥的中国医疗队员,致敬所有支持他们的家人,致敬所有支持援摩医疗工作的各界人士。展望未来,新的医疗技术、新的合作模式、新的友谊篇章,将在两国医护的共同努力下继续书写。并且,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那份“不畏艰苦、甘于奉献、救死扶伤、大爱无疆”的中国医疗队精神,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。
值此中国医师节股票行情今天配资,闻大翔代表市卫生健康委祝全市所有医生朋友节日快乐。
杨帆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