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特普会”前夕,俄罗斯国内又出了大乱子。据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日前通报称股票行情今天配资,莫斯科发生了一场针对俄国防高层的恐袭案件。
【乌情报人员在车内装炸弹暗杀俄高官】
通告称,嫌疑人将一枚重达60公斤的自制炸弹藏在自己车中,准备停在事先定好的地点,等待袭击目标经过时引爆。有惊无险的是,嫌疑人在驾车前往原定作案地点的高速公路上被中途拦截,成功阻止了此次暗杀。
而在案件相关声明中,俄罗斯特别指明此嫌疑人为“乌克兰招募的人员”。通报称,嫌疑人在接受审讯时表示是乌军特种部队让他实施的这次行动。
这并不是最近唯一一次针对俄军高层的暗杀企图。俄罗斯媒体《国家资本》网站援引俄国防部内部消息称,俄防长别洛乌索夫在今年7月底险遭暗杀。
报道称当时别洛乌索夫正准备前往俄乌冲突前线进行访问视察,在他即将抵达临时指挥所时,突然有一架不明来历的无人机出现,该无人机携带大量炸药,并以非常隐蔽的高度快速接近指挥所。好在俄防空和特种部队及时发现并将其击落,才让这场暗杀化险为夷。
近年来,俄境内发生的暗杀事件不在少数,比如去年12月,俄军防化兵司令基里洛夫中将在自己家门口,被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埋伏的遥控炸弹炸死;今年7月初,俄海军“二把手”古德科夫也在库尔斯克边境被袭击身亡。
而这两次暗杀,可能也是乌克兰暗杀计划中的一个部分,虽然没能得手,但也说明了俄内部安全漏洞不仅没有被补上,还有持续扩大的迹象,尤其是俄防长险遭暗杀一事,说明俄高层的行程和计划早已被泄露。
【俄罗斯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】
但要注意的是,最近两次暗杀发生的时间点很巧合,就在普京即将飞赴阿拉斯加,与特朗普面对面会谈之际。
要知道,这次“普特会”对俄乌冲突的走向意义重大。特朗普此前放话,说结束冲突需要“双方进行领土交换”,美国副总统万斯更是称,协议不会让任何一方“非常高兴”。话里话外都在暗示乌领土完整可能不保。
对于泽连斯基来说,如果真让普京和特朗普在这次会面中商量好一个领土方案,乌克兰连回旋的机会都没有。
乌方选在这个时间点搞暗杀,很可能就是想趁着普京不在,俄罗斯内部无人坐镇的时候引起俄国内甚至统治阶层的恐慌,从而打断克宫的战略节奏。
从另一种角度来看,乌方此次发起的密集暗杀行动,也不排除是和特朗普唱的一出“双簧”。简单来说就是泽连斯基负责在俄内部制造“血雨腥风”,特朗普则在谈判桌上以“安全换和平”为由,逼普京做出让步。
这种推测并不是凭空得来的。要知道暗杀在战争史上从来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,而是一种心理战工具。二战时期,盟军曾多次尝试暗杀德军高官,比如刺杀海德里希事件,不仅震动了纳粹高层,也迫使德军对安全体系进行大规模调整,间接影响了战局节奏。
在冷战期间,美苏情报战中也不乏针对高层的刺杀计划,目的同样是制造心理压力、打乱战略部署。如今这几起暗杀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。
【特朗普和普京即将在阿拉斯加会面】
对于特朗普而言,此次“普特会”很可能是其政治路上的一个重要“节点”,从上台开始他就多次声称要尽快结束俄乌冲突,但事情迟迟没有推进,此次会面是其最大的一次机会,如果能和普京面对面会谈,并使其做出停止冲突的决定,对于特朗普而言绝对是一次值得被载入史册的“高光时刻”。
但普京在俄乌停火一事上的态度始终暧昧不清,之前虽然表态会积极推动停火,但与此同时俄军在俄乌前线的进攻并没有停止,这让特朗普对说服普京的信心并不充足。
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有额外的外部压力作用于普京,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升。而乌克兰,无疑是一个现成且好用的“施压工具”。
回顾乌克兰方面之前几次发起的暗杀行动,总能隐隐约约发现一些美国的影子,事实上,美乌在情报共享和战术支援上的合作已是公开的秘密,乌克兰要在莫斯科州甚至俄防长行程上获取如此详细的情报,没有西方情报系统的加持,难度极大。
从这个角度上来看,乌克兰近期发起的针对俄国防高层的一系列暗杀,很可能也是美国在背后大力推动。
当然,这只是一些单方面猜测。不过可以肯定的是,普京这一次出访阿拉斯加,无异于只身前往敌人“虎口”,最终能否平安归来股票行情今天配资,很难不让人捏把冷汗。
杨帆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