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5日主力配资炒股,美俄领导人将于阿拉斯加会面。对于这场实际会晤,美俄双方其实都非常重视。
在定会晤地点的时候,美方考虑了众多因素,挑来挑去最终选择了一处军事基地,同时美国航管部门还宣布,特普会晤当天还将关闭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上空空域一整天。这一系列措施,为的就是保障两人会晤顺利。
(俄罗斯海燕导弹)
而对于俄方来讲,俄乌冲突之后,普京就减少了出国访问的频率和次数,去的国家基本都是对俄友好国家,如今到访美国,首要考虑问题必定是安全问题。
果不其然,在普京专机起飞前,俄方就发现了一些端倪。
日前,俄罗斯国防部就表示,为干扰普京和特朗普的会晤,乌方已经在策划挑衅行动了。俄方得到的情报是,峰会开始前乌方将使用无人机和导弹,对哈尔科夫州人口稠密的地区或议员展开攻击,以造成大规模平民伤亡的假象。
并且现在一部分外国记者已经被部署到了该地,这些西方记者到时候将记录袭击的现场和情况,并制造对俄罗斯不利的舆论,以扰乱此次谈判。
对于乌方来说,这样做的目的非常明确,俄乌迟迟不停火已经让特朗普有所不满了,若是特朗普在会见普京当天收到这一系列消息,必定会认定普京出尔反尔,从而不再信任俄方,到时候情况将更加有利于乌克兰。
此外,美国内部支持乌克兰的势力和组织,同样也在用不同的方式阻止这场会晤。
日前外媒报道称,一个名为“阿拉斯加挺身而出”的组织,已经筹集了大批人马,要在14日,也就是普京抵达阿拉斯加的前一天,出街举行抗议活动。据悉,这个组织是明确支持乌克兰的,这也一定程度上给普京的安全问题带来了风险。
(俄总统普京)
从之前美国和俄罗斯透露出来的消息看,这次会晤的核心议题,就是要针对领土问题展开深入谈判。现在的情况是,乌克兰已经被排除在这场谈判之外,从某种程度上说,乌克兰方面已经在这一回合中落了下风。要是最终达成的协议内容,触怒了乌克兰或者那些坚定支持乌克兰的人,那麻烦可就大了。他们很可能会在当地组织更多针对普京的抗议活动,让普京的行程不得安宁。更糟糕的是,极端分子也可能趁机报复,做出一些危险举动,到时候局面就更难以控制了。
对于这些情况,俄方也迅速做出了反应。
日前,外界就发现,俄方一条长达500公里的沿新地岛西岸空域突然处于关闭状态了,并且前段时间,俄罗斯多艘船只不断向该地区运送设备,俄联邦原子能署的两架飞机,也停到了该岛附近的一个空军基地上。基于此来猜测,俄方可能是要试射核动力巡航导弹“海燕”了。
俄方“海燕”导弹,其实在2018年的时候才被首次提及,普京更是直接表态,西方国家还没有能防御它的手段。这几年来俄方多次试射,但都不太成功,而如今俄方将时间点选择在特朗普和普京会晤前夕,也存在特殊的战略考量。
首先说说“海燕”导弹的特殊性。它是俄罗斯研发的一款核动力巡航导弹,最大的特点是射程几乎不受限制,靠核动力推进,而且能低空飞行、灵活变轨,现有反导系统很难拦截。它既能装常规弹头,更能搭载核弹头,是俄罗斯“非对称威慑”武器库中的重要一员。简单说,就是用这种“别人拦不住”的武器,来抵消对手在常规军力上的优势。
而俄方的特殊考量,一是要给会晤加筹码。特朗普和普京的会面,大概率会涉及国际安全、军备控制、俄乌冲突等敏感议题。所以选在这个时候“秀肌肉”,俄方其实是想通过展示自己的核威慑能力,在谈判中占据主动。就像两个人谈判前,先亮一亮自己的底牌,告诉对方“我手里有硬家伙,别想随便压我”。
(特朗普)
二是要回应西方的军事压力,特别是给想要捣乱的乌克兰以及欧洲国家一些警告。
近年来,北约持续东扩,美国及其盟友在俄罗斯周边部署反导系统、增加军事存在,俄罗斯一直觉得自身安全空间被挤压。选在这个时间点试射“海燕”这样的尖端武器,就是在明确表态:你们搞军事围堵,我有能力反制,尤其是用这种难以防御的武器,敲打西方不要轻举妄动。
最后,前不久美俄局势升级,美方核潜艇甚至已经部署俄罗斯周边。在这种情况下,俄方动作也是为了向美国传递“战略平衡不能被打破”的信号。意思是你敢升级核武器,我也有新手段,别想在核威慑上压过我,从而迫使美国在谈判中更务实,甚至某些议题上做出让步。
总的来说,俄罗斯这一动作,既是武器研发的正常推进,更是借会晤的时机,向美国和西方释放清晰的战略信号:俄罗斯的核威慑能力不容小觑主力配资炒股,想在谈判中占上风,得先掂量掂量双方的实力对不对等。
杨帆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